中国文明网总站 联盟网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登录 注册加入庆阳文明志愿者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首页 > 道德模范 > 文章正文

【2023年度“庆阳好人”】刘效国:坚守新闻志不改 脚沾泥土自芬芳

时间:2024-04-07 19:46:00 字体设置:

 

  编者按

  一个好人影响一座城市,一个模范代表一种精神。“庆阳好人”推荐评选工作开展以来,全县涌现出了一批事迹感人、精神崇高、好人效应明显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了人人学习好人、个个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2023年度全县7人入选“庆阳好人”,即日起,“正宁发布”微信公众号将为您分期分享他们的感人故事,让我们一起感受身边好人的力量。

  刘效国,男,汉族,1972年3月出生,正宁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先后荣获庆阳市优秀新闻工作者、正宁县优秀新闻工作者、优秀通讯员。

  刘效国1990年在原正宁县煤炭公司上班,1994年企业破产下岗后,被正宁县司法局聘用为办公室文书兼打字员。由于一直爱好新闻创作,新闻作品经常发表于甘肃日报、甘肃广播电台等报刊媒体,1996年他被正宁县广播电视台聘用,从此走上了新闻记者的道路。

  刚步入新闻行业的刘效国,面对自己文化水平低和新岗位新要求,他积极参加了自学考试并取得了本科学历。2004年取得新闻记者资格证书。为了写好新闻,他订阅了相关新闻写作书籍,学习新闻采写、拍摄技巧,每天坚持收看中央、省、市台新闻节目,刻苦钻研,虚心向台里有经验的老同志请教,坚持自我加压,自定目标,在短时间里便很快进入角色,进工厂、下乡村、访农户,及时报道全县重大决策、部署和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围绕县上中心工作、自选选题,保证了新闻报道有份量、有影响。

  在抗击“非典”、汶川“5.12”大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面前,刘效国从不计个人安危,时刻跑在一线,特别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许多年轻记者出现了恐惧心理。当时作为记者老兵的他前往各个医院、隔离酒店、高速路口、村组社区疫情防控点进行采访,一篇篇用镜头、文字、声音记录的新闻作品,从不同角度生动详细地讲述了医务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党员干部责任在肩、冲锋在前的感人事迹,爱心人士和志愿者主动抗疫的温暖瞬间,及时传递社会正能量。

  为了挖掘基层丰富新闻资源,2001年三伏天刘效国深入永正镇路里村烟农家里,以《正宁烟农的一天》为题材进行采访,为了真实记录下烟农辛勤劳作的生动场面,他从早上6点到晚上12点紧跟烟农的每个劳动环节,情真意切地反映了烟农辛苦劳作过程和庄稼人特有精神。2009年,他慕名来到宫河镇王录村挖掘采访残疾人王浩斌自强不息带动村上发展生猪产业的事迹,他搀扶只有一条腿的王浩斌,走访了20多家养猪户,在王浩斌家的猪舍旁边一间10多平方米屋子里住了一周,跟踪拍摄完成了专题片《残疾人王浩斌的苦乐人生》,2010年,该专题片荣获甘肃省“五个一”工程奖。

  长期采访中他深深意识到,只有深入基层、走近群众,才能把握群众的思想,了解群众的呼声,这样的报道群众才能喜欢、才能爱看。

  当记者苦,选择了记者,就等于选择了没有节假日,选择了比别人更加忙碌、更加劳累的职业。从当记者那天起,刘效国几乎把全部精力倾注到他热爱的记者职业上,常年奔波,跑遍了全县的沟沟洼洼,很少过完整的周末,用肩上的摄像机和手中的笔,记录下了全县数以万千生动鲜活的新闻。

  当好一名记者,不仅需要专业的素质,更需要一份好的心态。作为一名招聘人员,他任劳任怨,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工作,正是这种良好的心态,在工作上才有使不完的劲、干不完的活。

  27年来,他骑着一辆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废寝忘食进行一线采访,在工作任务落实中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不”字,由于采访工作经常需要加班,他根本没有陪伴老人、照管孩子的时间,只是一个字“忙”。

  多年的记者生涯,赋予了他恪尽职守、吃苦耐劳、坚忍不屈的性格,2016年夏收之际,他的儿子突发免疫力低下性血小板减少,需要注射两个月的丙种球蛋白药,面对昂贵的医药费,他白天坚持采访,晚上、周末抽时间在工地上折钢筋,艰难困苦的生活并没有阻碍他对新闻事业的追求,而正是记者这个职业给了他力量,也锻炼了他的意志。

  辛勤耕耘换来累累硕果。27年来,刘效国坚守采访一线,用镜头、文字、声音记录时代的变迁,把最美好的青春都播撒在新闻采访这块饱含激情的土壤里,累计采写各类新闻消息、通讯、专题片8900多篇,其中被省、市电视台采用1600多条,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刊登1200多篇,其中有50多篇在省市年度优秀新闻评选中获奖,先后5年被评为“全市优秀新闻工作者”,8年被评为“全县优秀新闻工作者”,连续20年被正宁县人大常委会评为“全县优秀通讯员”。

  “新闻工作,值得干一辈子吗?当一名普通记者,是否太吃亏了?”身边好多人经常问他这样的问题。“当了一辈子记者,亏吗?”刘效国很坚定地说自己从来没有这种感觉。相反,他感觉人生很充实、很有成就感,因为他曾针砭过时弊,曾匡扶过正义,曾纠正过谬误,也曾扶危济困,为老百姓代言,用采写的稿件证明自己的价值,这一切,只有在一线当记者才能做到。

  在他的感染下,一双儿女学习刻苦成绩优秀,2020年儿子被温州大学录取。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作为新闻战线上的一名“老兵”,刘效国深知自身还存在许多不足,他表示将不忘初心,虚心学习,不懈探索,继续坚守采访一线,用镜头、文字、声音记录时代的变迁,将自己的满腔热情献给他最钟爱的新闻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编辑:姜 大捷

志愿者服务 更多>>


主办单位:甘肃省庆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庆阳文明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陇ICP备18003986 甘公网安备62100202000272